新闻中心
News
分类>>扮靓公共空间!京西“驼铃古道”将再添新风景
扮靓公共空间!京西“驼铃古道”将再添新风景模式口西接太行、东连京师、南临永定河畔、北依翠微山麓,自古即为京畿重镇,兼具商贸通衢,于2002年列入北京市第二批历史文化保护区。
近年来,模式口历史文化街区逐渐成为了京西地区的一处“网红打卡地”——老舍先生笔下的驼铃古道、法海寺的绝美壁画、街区中流淌的民俗与古韵吸引着一批批游客纷至沓来。
项目总面积约51000平方米,北至龙泉寺、南至首钢模式口南里小区和北京第九中学北垣墙、西至石门路、东至金顶北街路。
项目将街区丰富的历史文化遗产与舒适的公共空间有机结合,通过重点打造模式口北街北口、模式口公共空间、万泉寺遗址空间、法海寺入口空间四个重点节点,优化提升北小街西循环路、永引渠滨河空间步行体验,完善和丰富区域公共服务配套设施,进一步提升历史文化街区风貌,为居民日常休闲交往、文化活动展示提供开敞活力空间。
届时,将促进公共空间“连点成片”和街区业态进一步提升,打造一处独具特色的露天文化会客厅,实现区域公共空间品质和街区景观整体提升。
围绕“便利性、宜居性、安全性、公正性、多样性”,针对模式口区域的居民、商家、街道管理者、游客等进行了调查问卷研究,通过大量的采样调研,汇集各方切身需求——
广泛的调研为设计带来诸多启发,设计方案也融合兼顾了多样化的百姓诉求,力争打造人人共享的公共空间。
针对不同公共空间位置、特色,确定空间主题,让改造提升后的公共空间与街区环境和谐相融。例如,万泉寺公共空间从传统建筑及古典园林格局中提炼设计语言与手法,确立“庭”“园”“苑”三大主题半岛官方app,分别对应场所不同空间,在尊重场地遗址、古树、高程等特征的基础上开展设计改造。
将东、西循环路与北街相连接,实现未来东、西循环路的通达与引流。其中东循环路东起永定河引水渠水闸处,西至模式口北街,着力打造春天滨水杏花慢步跑道;北小街西循环路东起模式口停车场,西接石门路,沿途营造秋天特色枫叶景观。
利用现状场地分别设计了露天本色艺术集市、林中读书、林下嬉戏等丰富场景,并同步完善水、电等市政配套设施,为未来多样化活动的举办提供便利。
挖掘法海寺壁画等国宝艺术元素,以景观小品的方式再现艺术之美。比如,在公共空间中增设“壁画”装置,通过可转动金属钢板实现人与装置互动,在装饰公共空间的同时展示文化遗产之美。